时间: 2025-04-26 17: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49
炉条 是指安装在炉膛内,用于支撑燃料和通风的金属条或栅格。它们通常由耐高温材料制成,如铸铁或不锈钢,以承受高温和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压力。
炉条一词源自对炉具结构的直接描述,随着工业革命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炉条的材料和设计也经历了多次改进。
在某些文化中,炉条可能与家庭传统和节日习俗相关联,如在圣诞节期间,家庭成员围坐在炉火旁,炉条上烤着栗子,象征着团聚和温暖。
炉条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冬日的温暖,也可能让人回忆起老旧的工业场景和历史的痕迹。
在家庭装修时,我曾亲自更换过壁炉的炉条,那是一次既挑战又满足的经历,让我对家居维护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炉条比喻为时间的见证者:“炉条上,每一道痕迹都是岁月的烙印,见证了无数个冬夜的温暖与寂静。”
炉条的视觉联想可能是老旧的、被煤烟熏黑的金属条,而听觉联想可能是炉火燃烧时的噼啪声或风通过炉条时的呼啸声。
在不同文化中,炉条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炉条可能与维京时代的炉具相关,而在亚洲文化中,炉条可能与传统的炭火炉相关。
炉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物体,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历史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多样性。
1.
【炉】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火炉。
【引证】
《说文》-鑪,金鑪也。 、 《声类》-炉,火所居也。 、 《左传》-邾庄公废于鑪炭。 、 《淮南子·齐俗》-鑪橐埵坊。 、 《韩非子》-奉炽炉,炭火尽赤红。 、 清·张潮《核舟记》-左手抚炉。
2.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