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7:59
“拉偏手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拉偏手”,通常用来形容在比赛中或竞争中,一方故意偏袒另一方,给予不公平的帮助或支持。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不公正的行为,尤其是在竞技或竞争的环境中。
在文学作品中,“拉偏手儿”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裁判或评委的不公正行为,影响比赛结果。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在日常生活中偏袒某人或某事。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法律或商业竞争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指代不公平的竞争行为。
同义词:偏袒、偏心、不公、偏颇 反义词:公正、公平、无私、客观
“拉偏手儿”这个词汇源自民间口语,具体词源不详,但其含义和用法在汉语中已经存在很长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语境也在不断扩展。
在中国文化中,公正和公平一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因此,“拉偏手儿”这个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遵守这些标准的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不诚实和偏见。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不公平行为的愤怒和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目睹了某人在工作中拉偏手儿,我会感到失望和愤怒,因为这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竞技的舞台上,拉偏手儿的行为,如同夜幕下的阴影,遮蔽了公正的光芒。”
想象一个裁判在比赛中故意偏袒一方的画面,或者听到旁观者对这种不公正行为的愤怒评论,这些都是与“拉偏手儿”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give someone an unfair advantage”或“to favoritism”,这些表达也强调了不公平的行为。
“拉偏手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用来批评不公正的行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应用,且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占有重要位置。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公平与不公平的概念。
1. 【拉】
2.
【偏】
(形声。从人,扁声。本义:不正,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偏,颇也。 、 《书·洪范》-无偏无颇。 、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势有偏侧。
【组词】
偏岸、 偏偏倒倒、 偏侧、 偏倒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