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3:44
“清若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清澈得如同空无一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水的清澈透明,也可以比喻事物的纯净无瑕或心境的澄明无杂。
在文学作品中,“清若空”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如清澈的溪流、湖泊或天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或思维清晰。在专业领域,如摄影或艺术评论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作品的纯净度和透明感。
“清若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纯净状态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形容自然景观,也用于形容人的内心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清澈无瑕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不仅适用于自然景观,也适用于人的品德和心境。这种观念体现了道家和儒家思想中对纯净和和谐的追求。
“清若空”这个成语给人以宁静、纯净和清新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无云的蓝天和宁静的湖泊,带来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放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看到一条清澈的溪流,水流清若空,让我感到无比的宁静和愉悦。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的美好,并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心灵的纯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清若空”:
晨曦初露,溪水清若空,
心随流水,宁静无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清澈溪流的画面,水流清若空,周围是翠绿的树木和蓝天白云。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宁静和纯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rystal clear”,用来形容水的清澈或信息的清晰。虽然意思相近,但“清若空”更多地体现了汉语文化中对纯净和无瑕的追求。
“清若空”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们对纯净和和谐的向往。它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给人以宁静和纯净的感受。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汉语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纯净状态的重视。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
3.
【空】
使之困穷。
【引证】
《诗·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 、 《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组词】
空乏、 空竭、 空匮
腾让出来。
【引证】
鲁迅《彷徨·离婚》-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
【组词】
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