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41
词汇“危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危”和“忧”。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危忧”字面意思是指危险和忧虑,通常用来描述一种不安或担忧的状态,特别是在面临潜在危险或困难时。
“危”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高耸的山崖,后引申为危险。“忧”字则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忧愁、忧虑。两者结合,形成了“危忧”这一词汇,用以表达更深层次的忧虑和不安。
在**传统文化中,“危忧”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相联系,强调在和平时期也要有危机感,以防患于未然。
“危忧”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沉重和不安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助和焦虑。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准备一个重要的考试时,心中充满了危忧,担心自己无法通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危忧”:
夜幕低垂,星光黯淡,
心中危忧,如影随形。
前路茫茫,何处是岸,
唯有信念,照亮前行。
“危忧”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和低沉的音乐,如电影《黑暗骑士》中的某些场景,以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英语中,“危忧”可以对应“anxiety”或“worry”,但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的使用可能更加普遍和直接。
通过对“危忧”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复杂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忧】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忧,愁也。 、 《玉篇》-忧,愁也。 、 《淮南子·原道》-忧悲者德之失也。 、 《易·丰》-勿忧。 、 《易·说卦》-坎为加忧。 、 《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 、 《诗·召南·草虫》-忧心忡忡。 、 《世说新语·自新》-何忧令名不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 、
【组词】
忧忿滞中、 忧蹙、 忧愠、 忧忆、 忧心如捣、 忧邑、 忧畏、 忧世、 忧怀、 忧怯、 忧天、 忧公忘私、 忧鱼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引证】
《书·说命上》-王宅忧,亮阴三祀。
【组词】
忧居、 忧服、 忧纪、 忧棘、 忧毁、 忧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