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9:21
珠簪:字面意思是指用珠子装饰的发簪,是一种古代女性用来固定发髻或装饰头发的饰品。珠簪通常由金属(如金、银)制成,上面镶嵌有珍珠或其他宝石,用以增添华丽和优雅。
在文学作品中,珠簪常被用来描绘贵族或富家女子的形象,象征着她们的财富和地位。在口语中,珠簪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古代服饰或历史话题时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珠簪是研究古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文物。
同义词:发簪、头饰、发饰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对比现代简约风格的发饰。
珠簪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珠"指珍珠,"簪"是用来固定头发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簪的设计和材质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珠簪不仅是装饰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某些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女性会佩戴珠簪以示尊重和庆祝。
珠簪给人以古典、优雅和精致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生活或文人墨客的诗意世界。它也常被用来象征女性的美丽和温柔。
在参加传统婚礼时,我曾见过新娘佩戴珠簪,那是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在诗歌中,珠簪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珍贵的记忆,如:“岁月如珠簪,一粒粒珍珠串起了往昔的记忆。”
珠簪的图像常让人联想到细腻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而与之相关的音乐可能是古典的古筝或琵琶曲,营造出一种古典而优雅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发饰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类似的发饰可能被称为“tiara”或“hair comb”,而在东方,珠簪则更多地与传统文化和历史联系在一起。
珠簪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女性的装饰品,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1.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
2.
【簪】
(形声。从竹,賛(zǎn)声。古文字形,象针形头饰形。本义:簪子。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 、 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组词】
簪冕、 簪绂、 簪裾、 簪缨缙绅
插戴在头上。
【引证】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乃簪一花。
【组词】
簪朵、 簪挂、 簪星曳月、 簪冠、 簪花、 簪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