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1:37
分封:分封是指古代君主将其领土分给诸侯或贵族,授予他们一定的领地和权力,以维护君主的统治和国家的稳定。这种制度在**古代历史上尤为常见,如周朝的分封制。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分封常被用来描述君主的权力分配和国家的政治结构,如《左传》、《史记》等。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分封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可以用来比喻现代组织中的权力下放或资源分配。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和政治学领域,分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用于分析古代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权力运作。
同义词:封地、封爵、封赏 反义词:集权、中央集权
词源:分封一词源于古代的政治制度,最早见于周朝的历史记载。 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分封制度逐渐被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但分封一词仍被用于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
意义和影响:分封制度在**古代社会中起到了稳定国家、维护君主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情感反应:分封一词常带有一种历史厚重感和政治智慧的联想,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游戏。
经历或故事:在历史课程中学*到分封制度,让我对古代**的政治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歌:
古时君王分封地,
诸侯领命守边疆。
权力分散稳国本,
历史长河留篇章。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古代地图,上面标注着各个诸侯的封地,呈现出一种权力分布的图景。 听觉联想:想象一段古代宫廷音乐,伴随着君主宣布分封的庄严场景。
对应词汇:在西方历史中,类似的制度如封建制度(Feudalism),虽然具体形式和运作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是一种权力和土地的分配制度。
理解:分封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政治制度,也体现了权力分配和资源管理的重要概念。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分封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在现代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一概念。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