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4:54
望台:字面意思是指供人远望的高台或平台。在建筑学中,它通常指的是一种结构,如塔楼、阳台或观景台,人们可以站在上面观察远处的景色或进行监视。
望台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望”意为远望,“台”指高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其使用和象征意义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望台常常与诗词中的远望、思乡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提到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的“楼”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望台,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望台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期待。它让我联想到站在高处,远离尘嚣,静静地观察世界,这种体验常常伴随着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我个人的旅行经历中,有一次我站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望台上,那是一次难忘的体验。从那里,我可以俯瞰整个巴黎市,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望台”:
在晨曦的望台上,
我凝视着远方的海平线,
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
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望台的视觉联想可能是高耸的建筑物,如塔楼或城堡的顶部,而听觉联想可能是风声、鸟鸣或是远处城市的喧嚣声。
在英语中,“望台”可以对应为“lookout”或“observation deck”,它们在功能上相似,但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lookout”在英语中更多与警戒和监视相关,而“observation deck”则更多与旅游和观光相关。
通过对“望台”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个词不仅仅是描述一个物理空间,它还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期待和梦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
2.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