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3:38
孙思邈(约581年—约*82年),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士,被誉为“药王”。他精通医学、药学、道家哲学,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孙思邈常被提及作为医学和道德的象征。在口语中,提及孙思邈可能意味着对传统医学的尊重或对某人医术高超的赞扬。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中医药学领域,孙思邈的名字几乎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代表着传统医学的权威和经典。
同义词:药王、医圣(在中医药领域中,这两个词常用来指代孙思邈) 反义词:无(由于孙思邈在中医药领域的特殊地位,通常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孙思邈的名字源自其个人历史,他的贡献和著作使他的名字成为了中医药学的代名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思邈这个名字在中医药领域中的意义逐渐固定,成为了专业术语。
在文化中,孙思邈被视为医学和道德的楷模。他的著作和思想在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传承中。
提及孙思邈,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传统医学的智慧和深邃,以及对生命和健康的尊重。这个名字往往带有一种尊敬和敬畏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提到孙思邈,可能是在讨论传统医学的有效性,或者是在赞扬某位医生的医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孙思邈的智慧,如春日之泉, 滋润着千年的中医药园。”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者,手持医书,面带微笑,周围是茂盛的药草园。这样的画面可以唤起对孙思邈的敬仰和对传统医学的向往。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孙思邈这样的人物,但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医学先驱和智者,如希腊的希波克拉底。
孙思邈不仅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全球医学文化的一部分。他的名字和贡献在中医药学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理解和学中医药学至关重要。
1.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
2.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3.
【邈】
(形声。从辵(chuò),貌声。本义:距离遥远)。
同本义,通“藐”。
【引证】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振景拔迹,顾邈同列。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互相轩邈。
【组词】
邈若山河、 邈绵、 邈廓、 邈远、 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