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0:12
半吞半吐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说话时吞吞吐吐,不直截了当,含糊其辞。基本含义是指在表达时犹豫不决,不愿意或不敢完全说出心里的话,通常用来形容人说话不干脆,有所保留。
在文学作品中,半吞半吐 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如在紧张、害怕或有所顾忌的情况下,人物的对话可能会显得半吞半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日常交流中的不直接或不坦率。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沟通障碍或不诚实的行为。
同义词:含糊其辞、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反义词: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说话方式时各有细微差别。例如,“含糊其辞”更强调说话内容的模糊不清,而“直截了当”则强调说话的直接和明确。
半吞半吐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半”和“吞吐”两个词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说话时的状态。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汇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意义可能有所变化。
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不恰当,因此半吞半吐 的说话方式可能被视为一种社交技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与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处理等相关。
半吞半吐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不诚实、犹豫或不确定的情感。在交流中,这种说话方式可能会引起听者的疑惑或不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需要半吞半吐表达的情况,比如在职场中对敏感话题的讨论,或在家庭中对某些尴尬问题的回答。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话语,半吞半吐, 像晨雾中的露珠, 模糊了真相的面目。
半吞半吐 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模糊的图像或不清晰的画面,听觉联想可能是断断续续或不连贯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表达方式,如英语中的“beat around the bush”(绕弯子),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不直接说话的意思。
半吞半吐 这个词汇在描述沟通方式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揭示了说话者的内心状态,也反映了交流的复杂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人际交流中的细微差别。
参见“半吐半露”。
你这大汉毕竟为甚杀他?从实说来!你莫~,俺不明白。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吞】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吞,咽也。 、 《后汉书·杜笃传》注-吞舟大鱼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吞长江。 、 宋·苏轼《石钟山记》-与风水相吞吐。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气吞万里如虎。
【组词】
吞炭、 吞舌、 吞舟、 吞刀刮肠、 吞牛、 吞咀、 吞下一条鳝鱼
3.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4. 【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