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5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55:39
“农用”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用于农业活动的。它通常用来描述工具、机械、化学品、土地等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的物品或资源。
在不同的语境中,“农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农用”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农”和“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农”指的是农业,而“用”指的是使用或用途。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用”这个词的含义也逐渐丰富,涵盖了从简单的农具到复杂的农业机械和化学品。
在**,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用”这个词在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也反映了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
提到“农用”,我联想到的是勤劳的农民、广阔的田野和丰收的景象。这个词带有一种朴实和辛勤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农业生产的艰辛和重要性。
在我的家乡,农用机械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农用”:
晨曦中,农用犁铧翻起新泥,
播种希望,收获季节的诗。
想象一幅画面:广阔的田野上,一台农用拖拉机缓缓行驶,翻起一排排整齐的土垄。耳边是机械的轰鸣声和鸟儿的歌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农业生产图景。
在英语中,“农用”可以对应为“agricultural”或“farming”,例如“agricultural machinery”或“farming equipment”。不同文化中,农业的重要性和农用技术的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通过对“农用”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对农业的依赖和支持。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个词的准确使用,以传达对农业和农民的尊重。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