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44:08
词汇“清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清”可以理解为清澈、纯净,而“暇”则指空闲、闲暇。结合起来,“清暇”可能指的是一种纯净、无杂质的闲暇状态。
由于“清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状态。在口语中,可能不太会使用这个词。
由于“清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资料较少。可能是由“清”和“暇”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一种清暇的状态,希望能够远离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这个词可能在一些追求心灵宁静的文化或社会群体中有所使用。
“清暇”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或是内心深处的宁静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清暇”来形容自己在周末或假期时,远离工作压力,享受宁静时光的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清暇时光,心随风飘,
远离尘嚣,静享自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宁静山水的画面,或是悠闲的田园风光。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或是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溪流声。
由于“清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英语中,可能对应的是“peaceful leisure”或“tranquil leisure”。
“清暇”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环境纯净的愿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个词提醒我们要适时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中的宁静时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遐】
(形声。从辵(chuò),叚(xiá)声。本义: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遐,远也。 、 《书·太甲》-若陟遐,必自迩。 、 汉·扬雄《长杨赋》-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首,请献厥珍。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矫首而遐观。 、 《警世通言》-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 、 宋·范祖禹《资州路东津寺》-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
【组词】
遐僻、 遐宣、 遐方、 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