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7:50
清道使: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官职名称。在古代,清道使是指负责清理道路、保持交通畅通的官员或差役。其字面意思即为“清理道路的使者”。
在文学作品中,清道使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社会的官僚体系或特定的历史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历史学或古代文献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可能会提及。
清道使一词可能起源于**古代的官僚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职位和相应的词汇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使用。在现代,这个词汇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
在古代,清道使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秩序和礼仪的重视。出巡时的道路清理工作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秩序的维护。
提到清道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皇权的威严以及对秩序的维护。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感和仪式感,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古代社会的好奇和想象。
在现代生活中,清道使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学*历史或阅读古代文献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增加对古代社会结构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城市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清道使这个词汇来描绘清晨的街道景象:
晨曦初露,清道使挥帚, 古街石板,光洁如新。 行人稀少,唯他独行, 守护着这座城的宁静。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街道上,一位身着古代官服的清道使正在清理道路,远处传来晨钟的声音,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秩序。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清道使”的词汇,但类似的职责可能由其他名称的官员或工人承担,如中世纪欧洲的街道清洁工。
清道使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于现代语言,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的官僚体系和礼仪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学*历史或古代文献时,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3.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