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0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08:11
林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森林中的树木,通常指的是成片的树木,形成森林的植被。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树木的集合,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在人工种植的区域。
林木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林”指的是树木丛生的地方,“木”则是指树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它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有所扩展。
在许多文化中,林木被视为神圣的,与神话、传说和**仪式有关。例如,在北欧神话中,世界树尤克特拉希尔(Yggdrasil)连接着九个世界,象征着生命和宇宙的联系。
林木常常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宁静和治愈的联想。它们是避难所,也是探索和冒险的场所。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家附近的林木是我和朋友们玩耍和探险的地方。那些树木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无数的欢乐时光。
在诗歌中,林木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守护着过往的秘密:
林木深处,岁月无声, 枝叶间,藏着往昔的梦。 风过处,故事轻轻诉说, 在每一片叶的脉络中。
想象一片茂密的林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鸟鸣和风声交织成自然的交响乐。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forest”和法语的“forêt”,虽然词汇不同,但都指代由树木组成的区域,且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和实用价值。
林木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自然界中的树木集合,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自然环境相连,并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发挥其多样的表达潜力。
1.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
2.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