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4:53
失聪:字面意思是指失去听力,即听觉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在医学上,失聪可以是由于先天性缺陷、疾病、外伤或年龄增长等原因导致的听力障碍。
失聪一词由“失”和“聪”组成。“失”表示失去,“聪”指听力敏锐。在古代汉语中,“聪”常用来形容听力好,因此“失聪”即指失去良好的听力。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精确化,专指听力障碍。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失聪可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在一些文化中,失聪可能被视为一种需要克服的障碍,而在其他文化中,失聪者可能因其独特的视角和经历而受到尊重。
失聪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隔绝和沟通的困难。它也可能引发对失聪者坚强和适应能力的敬佩。
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失聪的朋友或亲人,他们的坚韧和乐观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失聪比喻为与世界的无声对话:
在无声的世界里, 我用心灵倾听, 每一朵花的低语, 每一阵风的轻吟。
失聪可能让人联想到寂静的画面,如一片无人的雪地,或是深夜的图书馆。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突然的静音,或是持续的耳鸣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deaf”和法语的“sourd”,虽然都指失聪,但文化内涵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失聪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医学现象,还涉及情感、文化和创造性的表达。通过对失聪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听力障碍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聪】
(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聪,察也。 、 《书·洪范》-听曰聪。 、 《管子·宙合》-闻审谓之聪。 、 《庄子·外物》-耳彻为聪。 、 《诗·王风·兔爰》-尚寐无聪。
【组词】
聪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