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36:27
“七窍玲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的七窍(即眼、耳、鼻、口)都非常精致、灵巧。基本含义是指人非常聪明、机智,心思细腻,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七窍玲珑”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智慧和机敏,如在古典小说中形容主角的聪明才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夸赞某人的反应快、思维敏捷。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可能会用来描述具有高度认知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人。
同义词:聪明伶俐、机智过人、心灵手巧 反义词:愚钝、迟钝、呆板
“七窍玲珑”源自古代对人体的认识,认为人的七窍是感知外界的重要通道,因此形容七窍玲珑即指人的感知和思维都非常敏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智慧和机敏。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机敏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七窍玲珑”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反映了社会对聪明才智的推崇。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聪明、灵活和机智的形象。它能够激发人们对智慧和创造力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七窍玲珑”来形容那些在解决问题时总能找到巧妙方法的朋友或同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她的心思七窍玲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精致的工艺品或细腻的画作;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流畅的钢琴曲或细腻的弦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arp as a tack”或“quick-witted”,虽然不完全对应,但都表达了类似的聪明和机敏的含义。
“七窍玲珑”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社会对智慧和机敏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窍】
(形声。从穴,巧声。本义:孔,洞)。
同本义。
【引证】
宋·苏轼《石钟山记》-空中而多窍。
【组词】
窍穴、 窍隙、 窍星、 窍坎、 窍窦、 窍凿、 窍木
3.
【玲】
(形声。从玉,令声。玲玎:玉石等相击的清脆声)。
象声词。玉声。
【引证】
《说文》-玲,玉声。 、 《埤苍》-玲珑,玉声也。 、 扬雄《甘泉赋》-和氏珑玲。
【组词】
玲玲;玲琅
4.
【珑】
(会意。从玉,龙声。本义:古人祈雨用的玉器,上刻龙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珑,祷旱玉,龙文。
振玉之声。
【引证】
《汉书·扬雄传》-和氏珑玲。 、 左思《吴都赋》-珊瑚幽茂而玲珑。
【组词】
珑璁;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