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30
朝官:字面意思是指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人员,特指古代朝廷中的官员。这些官员负责管理国家事务,执行的命令,并在朝廷中参与决策。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朝官常被描绘为忠诚、智慧或腐败、贪婪的形象,如《红楼梦》中的贾政。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朝官一词较少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古装剧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朝官是研究古代政治体制和官僚体系的重要概念。
同义词:官员、官僚、朝臣 反义词:平民、百姓、庶民
词源:朝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朝”指朝廷,“官”指官员。 演变:随着历史的发展,朝官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指代古代朝廷官员的专用词汇。
文化意义:朝官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地位和责任。 社会影响:朝官制度是古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情感反应:朝官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斗争、忠诚与背叛。 联想:在现代,朝官可能让人想到历史剧中的角色,如《甄嬛传》中的官员形象。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故宫时,导游详细讲解了朝官的生活和工作,让我对古代官员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歌:
朝官步履匆匆,
宫墙内外忙碌中。
忠诚与智慧并重,
历史长河留名踪。
视觉联想:朝官可能让人想到古代官员穿着官服,手持笏板的画面。 听觉联想:在古装剧中,朝官上朝时的脚步声和朝堂上的议论声。
对应词汇: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中纳言、英国的贵族等,也有类似的概念,但具体职责和地位有所不同。
理解:朝官一词不仅代表了古代的官僚体系,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重要性*:在学和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时,朝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汇。
1.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