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4:29
“修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对某人或某物表示尊敬和敬意,通过修饰、美化或提升其地位来表达。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对长辈、权威人士或重要事物的尊敬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修敬”可能用来描述主人公对某位的尊敬,如“他对老师修敬有加”。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尊敬”、“敬重”等更为常见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如礼仪、或学术界,“修敬”可能用来描述对传统、仪式或知识的尊重。
同义词:尊敬、敬重、崇敬、尊崇 反义词:轻视、蔑视、不敬、亵渎
这些同义词在表达尊敬的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修敬”更侧重于通过外在行为或仪式来表达尊敬,而“尊敬”和“敬重”则更通用,可以用于各种情境。
“修敬”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修”有修饰、美化的意思,“敬”则表示尊敬。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对君主、长辈或神明的尊敬。随着时间的推移,“修敬”的使用范围有所缩小,但在某些传统或正式的场合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修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强调对长辈和权威的尊敬。这种尊敬不仅体现在言语上,还体现在行为和仪式上。在现代社会,虽然“修敬”的使用频率降低,但其所代表的尊敬和礼仪的价值仍然被重视。
“修敬”这个词给我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仪式,以及对长辈和权威的尊重。这种词汇的使用往往伴随着一种严肃和敬畏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参加传统婚礼时听到“修敬”这个词,用来描述新人对长辈的尊敬和礼仪。这让我意识到即使在现代社会,一些传统词汇和仪式仍然被保留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修敬”:
在古老的庭院里,
我修敬着每一块青石,
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承载着家族的荣耀。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年轻人正恭敬地向一位**行礼,背景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这种场景会让人联想到“修敬”这个词。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传统乐器的悠扬声音,如古筝或笛子,营造出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修敬”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honor”或“respect”,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而不像“修敬”那样强调外在的行为和仪式。
通过对“修敬”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尊敬和礼仪,还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
1.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2.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