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9:26
词汇“申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申”和“禁”。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申禁”进行深入分析:
“申禁”字面意思是指申请或宣布禁止某事。在法律和行政管理中,它通常指官方或个人向有关当局提出禁止某项活动或行为的请求或命令。
“申”字在古代汉语中意为陈述、说明,而“禁”字意为禁止、限制。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申禁”,强调通过正式途径提出禁止的要求。
在中国文化中,“申禁”常常与法律、秩序和道德规范相关联,反映了社会对某些行为的限制和规范需求。
“申禁”可能引起人们对权威、规则和限制的联想,有时可能带有负面情感,如压抑、限制自由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违反了社区规定,居民可能会集体向管理方申禁该行为,以维护社区秩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申禁”来表达对某种不良行为的坚决反对,如“风申禁了尘的飞扬,月申禁了夜的喧嚣”。
想象一个法庭场景,法官敲下木槌,宣布“申禁”,这个词汇可能与严肃、正式的氛围相关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pply for an injunction”或“request a ban”,反映了不同语言在表达类似法律行为时的差异。
“申禁”是一个具有法律和行政管理色彩的词汇,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法律和行政活动。
1.
【申】
(指事。从臼,自持。从丨。身体。与寅同意。本义: 束身)。
同本义;约束。
【引证】
《说文》-申,束身也。 、 《淮南子·原道》。注:“束也。”-约车申辕。 、 《汉书·韦元成传》。注:“言自约束也。”-畏忌自申。 、 《汉书·元帝纪》-勒兵申教令。 、 《礼记·杂记》-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 曹植《洛神赋》-申体防以自持。
【组词】
申束
2.
【禁】
(形声。从示,林声。本义:禁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禁,吉凶之忌也。 、 《周礼·秋官》。注:“禁所以防奸也。囿人掌囿游之游禁。”-使帅其属而掌邦禁。 、 《礼记·曲礼》-入意而问禁。
【组词】
禁条、 禁肉、 禁忌日、 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