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7:50
打掩护: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军事行动中,为了保护或隐藏己方人员或目标,采取措施迷惑敌人或分散其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它引申为在某种情况下为某人或某事提供保护、遮掩或支持,使其免受批评、攻击或暴露。
“打掩护”源自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保护和支持行为。在现代汉语中,它已经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词汇,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保护和支持。
在中国文化中,团结和互助是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打掩护”这一行为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社交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保护。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和团结感。它让人联想到在困难时刻有人伸出援手,共同面对挑战。
在团队项目中,我曾为一位同事打掩护,帮助他解释他的工作,确保我们的项目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你为我打掩护,让我的心找到了避风的港湾。”
想象一个战场上的场景,士兵们互相掩护,枪声和呼喊声交织,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打掩护”的紧张感和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ver for someone”,意思是在某人不在或需要帮助时为其提供支持。
“打掩护”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在军事领域有重要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保护。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团结、互助的社会价值观。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3.
【护】
(形声。从言,蒦(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吾欲护汝。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从我杀贼护家室。 、
【组词】
护队、 护藏、 护梁、 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