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3:35:22
就教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向他人请教或学*。它通常用于表示对某人的尊敬,请求对方给予指导或建议。
在文学作品中,就教 常用于表达对或学者的尊敬,如“特来就教”。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简化为“请教”,但仍保留了尊敬的意味。在专业领域,如学术交流中,就教** 用于正式场合,表达对专家意见的重视。
同义词:请教、求教、请益 反义词:教导、指导
同义词中,“请教”更为常用,而“就教”带有更强的尊敬意味。反义词“教导”和“指导”则是提供帮助的一方。
就教 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强调的是向他人学*的动作和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正式和尊敬的场合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是一种美德,就教 体现了这一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尽管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就教** 仍被用于表达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
就教 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尊敬和谦逊。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学者间的交流,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多次使用就教 这一词汇,特别是在向导师或资深学者请教问题时,它帮助我表达了对他们知识和经验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就教:
月下独思,星辰指引, 我心向学,就教于贤。 知识如海,谦逊为舟, 愿得真知,不负此生。
就教 让我联想到古代书院的场景,学者们围坐一起,互相讨论和学*。这种场景可以通过古风音乐和书院内部的图片来呈现。
在英语中,就教 可以对应为“seek advice from”或“consult with”,但这些表达缺少了就教 中的尊敬和谦逊的意味。
就教 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学的意愿,还体现了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就教 提醒我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向他人学*。
1.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2.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