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5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55:13
词汇“七宝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于古代文学或武术领域。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七宝鞭”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由七种珍贵材料制成的鞭子。在古代,“七宝”通常指七种珍贵的宝石或材料,如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珍珠和水晶。因此,“七宝鞭”可能是一种装饰华丽、材料珍贵的鞭子。
“七宝”一词源于**,指七种珍贵的宝物,后来泛指珍贵的物品。“七宝鞭”可能是后来衍生出的词汇,用于描述一种珍贵的鞭子。
在**古代文化中,珍贵的物品往往与权力、地位和财富相关联。因此,“七宝鞭”可能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持有者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七宝鞭”可能给人带来华丽、珍贵和威严的联想,同时也可能让人想到古代的武士和英雄。
由于该词汇较为罕见,个人应用可能不多。但在特定的文化或武术社群中,可能会有人收藏或研究“七宝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挥动七宝鞭,风起云涌间,英雄气概,威震四方天。”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珍贵物品或武器可能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
“七宝鞭”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珍贵物品的追求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3.
【鞭】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同本义 泛指鞭子。
【引证】
《说文》-鞭,驱也。 、 《国语·晋语》-其左执鞭弭。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乐府诗集·木兰诗》-北市买长鞭。 、 唐·李白《赠友人》-骏马不劳鞭。
【组词】
鞭影、 鞭镫、 鞭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