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7:03
改扮:指改变外貌或装扮,通常是为了隐藏真实身份或适应某种特定情境。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常带有一定的戏剧性或隐秘性。
改扮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改”(改变)和“扮”(装扮)组成。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更多用于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变换,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扩大到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在传统文化中,改扮常常与戏剧、变装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化妆舞会或主题派对等活动。
改扮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和变化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隐藏身份、探索新角色和体验不同生活的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改扮可以是一种娱乐方式,比如在化妆舞会上尝试不同的装扮,或者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体验不同的身份。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我改扮成夜的诗人,用星辰编织我的诗行。”
改扮可以联想到电影中的变装场景,或者是化妆师精心打造的不同妆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戏剧中的角色变换时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sguise”或“transform”,它们在表达上与“改扮”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改扮”更强调装扮的改变。
改扮是一个富有戏剧性和变化性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艺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娱乐和表达方式。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变化和多样性的概念。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扮】
(形声。从手,分声。(fěn)本义:握,并)。
打扮,装扮。
【引证】
《征四寇传》-鲁智深、武松扮作行脚僧。
【组词】
扮作客人;扮女人;扮相;扮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