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38:49
吃不透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无法完全理解或掌握”。它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事物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某人的意图、计划等无法完全把握。
“吃不透”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普通,没有特别的历史背景。它的演变主要是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固定为一个常用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理解上的困难。
在**文化中,“吃不透”反映了人们对知识和理解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复杂性和深奥性的尊重。
使用“吃不透”时,常常带有一种无奈或困惑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面对难题时的挫败感或好奇心。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复杂的理论,感觉自己“吃不透”,需要反复学*和思考才能逐渐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辰的秘密,我吃不透,只能在夜幕下,仰望你的光辉。”
看到“吃不透”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皱眉思考的画面,或者听到一种沉思的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fully understand”或“can't grasp”,但“吃不透”更具有形象性和情感色彩。
“吃不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理解上的困难,还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透】
(形声。从辵,秀声。本义:跳,跳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透,跳也。 、 《南史·后妃传下》-妃知不免,乃透井死。 、 《文选·王廷寿王孙赋》-或群跳而电透。 、 《南齐书·垣崇祖传》-事穷奔透,自然沈溺。
【组词】
透索、 透掷、 透水、 透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