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18
“即鹿无虞”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字面意思是追逐鹿而不用担心没有猎物,比喻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没有障碍或危险。基本含义是指在做某件事情时,一切都很顺利,没有需要担忧的问题。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故事情节发展顺利,或者人物行动无阻碍。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它来形容某人的计划或行动非常顺利。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项目或计划的顺利进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表达的顺利程度和语境的适用性。反义词则强调了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即鹿无虞”源自古代狩猎文化,当时的社会活动中,狩猎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能够顺利捕获猎物意味着丰收和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各种顺利的情况。
在**传统文化中,狩猎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与军事、政治紧密相关。因此,“即鹿无虞”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狩猎文化,也体现了人们对顺利和成功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顺利和成功。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计划一次长途旅行时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切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旅行充满期待。
在诗歌中,可以将“即鹿无虞”融入描述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诗句中,如:“山青水秀即鹿无虞,人间仙境心自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猎人在森林中顺利捕猎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森林中的鸟鸣和猎人的欢呼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mooth sailing”或“plain sailing”,都意味着事情进行得很顺利。
“即鹿无虞”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帮助人们传达顺利和成功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今欲凿空寻访水利,所谓~,岂惟徒劳,必大烦忧。
1.
【即】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即,就食也。 、 《仪礼·公食礼》-席末取粮即稻。 、 《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2.
【鹿】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鹿,山兽也。 、 《易·屯》-即鹿无虞。 、 《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 、 《仪礼·乡射礼记》-鹿中容八算。
【组词】
鹿中、 鹿伏鹤行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虞】
(形声。从虍(hū),吴声。虍,虎头。本义: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即“驺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虞,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 、 《贾子礼》-虞者,囿之司兽者也。 、 《易·屯》-即鹿无虞。 、 《诗·召南》-于嗟乎驺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