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4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49:48
猗兰操: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具体指的是一种古代的琴曲或琴操,以兰花为题材,表达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在古代文学中,兰花常被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品德和情操。
在文学作品中,“猗兰操”常被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或用来比喻某种高尚的艺术境界。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古典音乐或文学研究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兰操、兰曲、兰调 反义词:这个词汇较为特殊,没有直接的反义词,但如果要表达与之相反的意境,可能会使用一些表达庸俗或低俗的词汇。
“猗兰操”一词源自古代**,最早见于《诗经》等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指代特定的琴曲,并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传统文化中,兰花被视为高洁、清雅的象征,因此“猗兰操”也承载了这种文化内涵。在古代社会,文人雅士常以兰花自喻,表达自己的高尚情操和追求。
听到“猗兰操”这个词汇,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文人的书房,幽静的庭院中兰花盛开,琴声悠扬。这种联想带给我一种宁静、高雅的情感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猗兰操”这个词汇,但在欣赏古典音乐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会时常遇到这个词汇,它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能会这样写:
幽兰静处琴声起,猗兰操中意自清。
高洁不染尘世垢,一曲悠扬古今情。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文人在幽静的庭院中弹奏《猗兰操》,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琴声悠扬,仿佛能穿越时空,带人进入一个高洁清雅的世界。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猗兰操”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其他文化中,例如日本的“雅乐”或欧洲的“古典音乐”,它们都承载着各自文化中的高雅艺术追求。
通过对“猗兰操”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艺术术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赞美。在今后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对这类文化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猗】
(形声。从犬,奇声。本义:阉割过的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猗,犬也。
长大。
【引证】
《诗·小雅》-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2.
【兰】
(形声。从艸,阑(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蘭,香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衡兰芷若。 、 《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
3.
【操】
(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操,把持也。 、 《礼记·曲礼》-操右契。 、 《礼记·学记》-不学操缦。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 、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组词】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 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