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09
词汇“放溢”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放”和“溢”两个字来理解。
结合这两个字,“放溢”可能指的是某种物质或能量超过限制而流出或释放出来。
由于“放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情感或能量的爆发;在口语中,可能不会使用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或工程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种物质或能量的溢出。
由于“放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放溢”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能量的释放,尤其是在强调情感表达的文化中。
“放溢”可能让人联想到失控、爆发和强烈的情感表达,给人带来一种紧张和激动的感觉。
由于“放溢”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放溢”来形容情感的爆发:
心中的爱意放溢, 如泉水般涌流不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洪水溢出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激昂的音乐旋律,象征情感的放溢。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情感或物质的溢出。
“放溢”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含义主要集中在情感或物质的释放和溢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特定的情感或物理现象。然而,由于其不常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谨慎使用,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