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33:52
愤怒地睁大眼睛,显出盛怒的模样。
高渐离为之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直穿冠。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访到义士荆轲与高渐离,请他们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听到的人都瞋目裂眦,慷慨激昂
1.
【瞋】
(形声。从目,真声。本义:睁大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瞋,张目也。 、 《汉书·项籍传》-羽瞋目叱之。 、 《庄子·秋水》-画出瞋目而不见丘山。 、 《庄子·盗跖》-按剑瞋目。
【组词】
瞋眸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
3. 【裂】
4.
【眦】
(形声。从目,此声。本义:眼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眥,目厓也。 、 《列子·汤问》-拭眥扬眉而望之。 、 《素问·气交变大论》-目赤痛眥疡。 、 《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