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2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26:46
双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两个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同时存在或发生,或者具有两层性质或意义。它强调的是事物的双层性或多重性。
“双重”这个词源于古汉语,最初用来描述事物的双层性质。随着语言的发展,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具有双层或多重性质的事物。
在某些文化中,“双重”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文化中,“双重”有时与吉祥和繁荣联系在一起,如“双重喜庆”。
“双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性和多面性,有时也与矛盾和冲突有关。它可能引发人们对事物深层含义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处理双重任务的情况,如同时准备考试和完成工作项目,这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双重”来创造多层次的意境:
月光洒在湖面上,
双重的美,双重的静。
一面是夜的深邃,
一面是心的宁静。
在英语中,“双重”可以对应为“double”或“dual”,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使用方式,如“double meaning”(双重含义)、“dual identity”(双重身份)。
“双重”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双层性质,还引发了对复杂性和多面性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双重”这个词,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引证】
《说文》-雙,隹二枚也。 、 《方言六》-飞鸟曰双。 、 《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