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6:32
“千骑”字面意思是指一千个骑兵或骑马的人。在古代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军队或队伍的庞大和威武。
在文学作品中,“千骑”常用来描绘壮观的军事场面或英雄人物的威武形象,如“千骑卷平冈”(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军事学,它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古代军队的规模和组织。
同义词“万骑”在数量上更大,而“大军”和“兵马”则更侧重于整体军队的概念。反义词则强调数量少或孤立无援的情况。
“千骑”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直接反映了古代军事组织和战争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文学和历史叙述中仍保留其原有的意义和韵味。
在**古代文化中,“千骑”常与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力量和英雄人物的崇拜。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被用于历史教育和文化传承。
“千骑”给人以强大和壮观的联想,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英雄和古代战争的想象。它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能够唤起人们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敬仰。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历史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多次遇到“千骑”这个词,每次都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历史厚重感和军事壮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千骑奔腾过古道,尘烟起处英雄老。”
想象一下,千骑兵马在古代战场上奔腾的场景,尘土飞扬,马蹄声和战士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如“千军万马”在中文中也有对应的表达,如英语中的“a thousand cavalry”或“a host of horsemen”,虽然具体表达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壮观和军事力量。
“千骑”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古代军队的规模,还承载了人们对英雄主义和忠诚精神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现力。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骑】
(形声。从马,奇声。本义:跨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骑,跨马也。 、 《楚辞·招魂》-步骑罗些。 、 《史记·项羽本纪》-脱身独骑。 、 《淮南子·人间训》-其子好骑。 、 明·刘基《卖柑者言》-骑大马。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骑马挟矢。
【组词】
骑射、 骑寇、 骑猎、 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