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7:47
威仪: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庄严的仪态或威严的外表,常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庄重、有尊严,或者事物的外观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威仪”常用来形容君王、贵族或高级官员的举止,如“他步入大厅,威仪凛然,众人无不肃然起敬。”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场合或描述历史人物时会偶尔出现。在专业领域,如礼仪学或公共关系学中,“威仪”可能被用来指导如何展现专业和权威的形象。
同义词:威严、庄严、肃穆、尊严 反义词:轻浮、随意、不羁、无礼
“威仪”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威”指力量或影响力,“仪”指仪态或仪式。在古代,这个词常用来描述君主或贵族的仪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仍保留了其庄严和权威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威仪”与儒家思想中的“礼”密切相关,强调通过适当的仪态和行为来展现个人的品德和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用来描述那些需要展现权威和尊严的场合,如政治演讲、法律审判等。
“威仪”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权威和尊严。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句的正式感和权威性。
在参加正式的商务会议时,我注意到那些高层管理人员总是展现出一种威仪,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说服力,也让整个会议的氛围更加严肃和专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威仪”:
晨曦中,他步履威仪,
如古代君王巡视疆域。
每一动作,皆显尊严,
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想象一位穿着正装、步伐稳健的人走进一个庄严的会议室,背景音乐是缓慢而庄重的古典音乐,这样的场景会让人立刻联想到“威仪”这个词。
在英语中,与“威仪”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dignity”或“majesty”,这些词同样强调庄严和权威,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人的仪态。
“威仪”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外在的仪态,也反映了内在的品德和地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威仪”可以增强语句的正式感和权威性,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更加恰当和有力。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