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2:14
词汇“公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公”通常指公共的、共同的,而“琴”则指一种乐器,尤其是指古琴。因此,“公琴”可以理解为公共的或共享的乐器,或者是指某种与公共场合相关的琴类乐器。
由于“公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描述特定的文化或社会现象。
在**传统文化中,琴(尤其是古琴)常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与个人修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关。如果“公琴”指的是公共场合的琴,那么它可能反映了社会对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视。
由于“公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相关的具体情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公琴声,悠悠传四方,和谐之音,人心所向。”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公琴”的词汇,但类似的公共乐器或共享艺术形式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公琴”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琴】
(本作“珡”。象形。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玨”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本义:拨弦乐器。俗称古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琴,弦乐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古文从瑟金省声。 、 《广雅·释乐》-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乐琴书以消忧。
【组词】
琴史、 琴书、 琴床、 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