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23:08
"肉孜"系波斯语rozah的音译﹐意为"斋戒"。中国新疆地区称伊斯兰教的开斋节为"肉孜节"。
1.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引证】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肉,胾肉。 、 《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 、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 、 《礼记·曾子问》-不归肉。 、 《周礼·内饷》-辨体名肉物。
【组词】
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 肉山脯林、 肉林、 肉腥、 肉糜、 肉羹
2.
【孜】
(形声。从攴(pū),子声。攴,击打。不断敲击自己,才能努力不懈,故从攴。本义:双音词“孜孜”,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同本义。常叠用。亦作孳孳。
【引证】
《说文》-孜,汲汲也。 、 《周书》-孜孜无怠。 、 《皋·陶谟》-子思日孜孜。 、 《汉书·成帝纪》-群公孜孜。 、 何晏《景福殿赋》-圣上犹孜孜靡忒。 、 清·刘开《问说》-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组词】
孜孜不已、 孜孜汲汲
3.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