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39
“清清冷冷”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其中,“清”通常指清澈、纯净;“冷”则指温度低或感觉上的冷淡、不热情。结合起来,“清清冷冷”形容环境或氛围既清澈又冷淡,给人一种宁静而疏离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清清冷冷”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或人物情感,如“月光下的湖面清清冷冷,仿佛一片银色的梦境”。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如“她总是清清冷冷的,不太爱说话”。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可能用来描述一种情感状态或人际关系的疏离感。
同义词:冷冷清清、冷冷淡淡、冷冷清清 反义词:热热闹闹、热情洋溢、温暖如春
同义词在表达上略有差异,但都传达了一种冷淡或疏离的感觉。反义词则完全相反,表达了热闹或热情的氛围。
“清清冷冷”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日常用语逐渐演变而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已有使用,如宋代诗词中常见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在文化中,“清清冷冷”常与自然景观、季节变化以及人物性格相联系。它反映了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际关系的微妙处理。
这个词组给人以宁静、疏离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冬日的湖面、寂静的夜晚或是一个内向的人。它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淡淡的忧郁或对孤独的欣赏。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曾在某个冬日的清晨,感受到周围环境的清清冷冷,那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清冷冷的月光下,我独自漫步,心中的思绪如湖面般平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覆盖着*雪的森林,寂静无声;结合音乐,可能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冷淡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illy and quiet”或“cold and seren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氛围相似。
“清清冷冷”这个词组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视觉联想,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物性格和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表现力。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3.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4.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