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3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31:26
词汇“养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化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养备”的字面意思是指养育和准备。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的是养育子女并为其未来做准备,或者在军事领域中指养兵备战。
在文学作品中,“养备”可能出现在描述家庭责任或国家防御的语境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
“养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养”指养育,“备”指准备或完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献或专业领域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传统文化中,养育子女并为其未来做准备是一项重要的家庭责任。在军事领域,养兵备战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养备”,可能会联想到责任、准备和未来的安全感。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稳重和深思熟虑的情感色彩。
在个人生活中,“养备”可以应用于规划未来,比如为孩子的教育储蓄,或者为退休生活做准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养备”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准备:
春日播种,秋日收获,
养备之心,岁月悠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家庭温馨的画面,父母在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温馨的旋律,来表达养育和准备的情感。
在不同文化中,养育和准备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西方文化中,“preparation”和“nurturing”也有类似的意义。
“养备”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蕴含的养育和准备的意义是普遍且重要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和社会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