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2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26:03
洞见症结 的字面意思是指深刻地看到问题的核心或关键所在。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复杂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分析能力,能够准确地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文学作品中,洞见症结 常用来形容主角或智者的形象,如侦探小说中的侦探能够洞见案件的症结。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赞扬某人在讨论或解决问题时的敏锐洞察力。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医学或工程学,洞见症结 则用来描述专家对专业问题的深刻见解。
同义词:洞察力、透视、看穿、明察秋毫 反义词:肤浅、表面化、不明就里
同义词中,洞察力 强调的是深入理解的能力,而 透视 则更多地用于比喻性的描述,如透视社会现象。反义词中,肤浅 和 表面化 都指缺乏深入的理解或分析。
洞见 一词源自汉语,意为深入地看见或理解。症结 原指疾病的根源,后引申为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形成了 洞见症结 这一表达,强调对问题核心的深刻理解。
在文化中,洞见症结** 常被用来形容智者或领导者的特质,如古代的贤臣或现代的优秀领导者,他们能够洞察问题的本质,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个词汇给人以智慧和能力的正面联想,使用时往往带有赞扬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解决问题的高效和精准。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个复杂的项目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我洞见症结,提出了解决方案,得到了团队的认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迷雾的森林中,
智者洞见症结,
指引我们穿越黑暗,
迎接黎明的曙光。
视觉上,洞见症结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智者在灯下深思,或是侦探在案发现场仔细勘察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一段深沉的背景音乐,伴随着智者沉思的声音。
在英语中,洞见症结 可以对应为 "get to the crux of the matter" 或 "cut to the chase",这些表达都强调直接触及问题的核心。
洞见症结 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能力,也传递了一种智慧和效率的价值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能够提升我的沟通效果和问题解决能力。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香畹首肯曰:“斯言~矣。”
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扁鹊跟随民间医生长桑君学医,学习了十多年,积累了一些秘方与偏方。长桑君在临终前把所藏的秘方和医书交给扁鹊,并送给他一副药。扁鹊连服了30天后,就能洞见症结,对症下药,从而成为一代名医
1.
【洞】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洞,疾流也。
2.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
3.
【症】
症候;病象。古通“證”。
【引证】
《五杂俎·物部三》-荔枝核性太热,补阴,人有阴症寒疾者,取七枚煎汤饮之,汗出便差。亦治疝气。
【组词】
死症、 险症、 顽症、 崩症、 症象
4.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