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2:56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的税收,这些税收通常用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国防、外交事务以及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中央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
在专业领域,如财政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中,“中央税”是一个常见的术语,用于讨论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税收结构。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国家经济政策或税收改革的背景下。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使用的语境和国家的政治体制。例如,“国税”更侧重于国家的概念,而“联邦税”则特指联邦制国家的中央税收。
“中央税”一词源于对国家税收体系的划分,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改革,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
在不同的文化和政治体制中,中央税的作用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集权制国家,中央税可能更加集中和统一;而在联邦制国家,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划分可能更加明确。
对于普通公民来说,中央税可能带来一种责任感和对国家发展的期待。同时,税收的增加也可能引起对经济负担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中央税可能不直接体现在个人的日常交流中,但在讨论国家经济政策或个人税务规划时,这个词汇会变得相关。
在诗歌或故事中,中央税可以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国家的权威和公民的义务。
中央税可能让人联想到国家机关的办公大楼、税务局的标志或是税务申报的场景。
在不同国家,中央税的种类和征收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联邦税包括联邦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而**的中央税则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中央税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公民的福祉。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中央税的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央】
(会意。小篆字形。从大,在冂(jiǒng)之内。上像物体(冂),一个人(大)站在它的当中。本义:中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央,中央也。 、 《诗·秦风·蒹葭》-宛在水中央。 、 《礼记·月令》-中央土。 、 《荀子·正论》。注:“中渎也。”-今人或入其央渎,窃其猪彘。 、 《汉书·外戚传》。注:“犹未半也。”-惜蕃华之未央。 、 《管子》-方六里,名之曰社,有邑焉,名之曰央。
【组词】
央渎
3.
【税】
(形声。从禾,兑(duì)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税,租也。 、 《急就篇》注-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 《大戴礼记·主言》-税十取一。 、 《汉书·食货志》。注:“税者,田租也。”-有税有赋。 、 《周礼·掌交》-论九税之利。 、 《汉书·刑法志》-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
1. 【中央】 四方之中; 中间; 古指国君; 今指国家政权或政治团体的最高领导机构; 古代以五方配五行,中央表土,土色黄,故又以中央代表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