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4:5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4:52:01
春汛:指春季江河湖泊因冰雪融化或降雨增多而引起的涨水现象。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水文变化,特别是在春季这个特定季节。
春汛一词源于汉语,由“春”和“汛”两个字组成。其中,“春”指春季,“汛”原指江河定期涨水,后特指春季的涨水。在古代文献中,春汛常与农业生产相关联,因为春季的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春汛往往被视为自然界循环的一部分,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它不仅影响着农民的耕作计划,也与民间的节庆活动有关,如清明节期间的踏青活动。
春汛给人以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联想。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同时也可能带来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变化的期待。
在个人经历中,春汛可能与家乡的河流记忆相关,如每年春季河水上涨,家人会一起加固河堤,这是一种集体的记忆和传统。
在诗歌中,可以将春汛比喻为内心的激情:“我的心如春汛般汹涌,无法平息。”
春汛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河流泛滥的景象,听觉联想则是河水奔流的声音,这些都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来呈现。
在不同文化中,春季的涨水现象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象征意义。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自然现象可能被称为“spring flood”。
春汛作为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词汇,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连接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季节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春汛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功能性和文化内涵。
1.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2.
【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经传多误作汛滥之汛。-汛,洒也。 、 《礼记·郊特性》-汛埽反道。 、 《管子·弟子职》-汛拚席。 、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况尽汛扫前圣数千载功业,专用己之私,而能享佑者哉?
【组词】
汛扫、 汛逐
防守。
【引证】
《三国演义》-大军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犄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