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4:55
众虎攒羊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许多**围攻一只羊。这个成语比喻众多强者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弱者,或者形容情况非常危急,弱者面临极大的威胁。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义,即众多**围攻一只羊。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比喻用法,后来逐渐固定为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威胁,而羊则象征着弱小和无助。因此,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用来形容弱者面临的极端困境。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张和危机感,让人联想到弱者在强大压力下的无助和挣扎。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学校的小组项目中,某个成员因为能力不足而感到被其他成员“众虎攒羊”的压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孤灯如羊,众虎攒之,心虽怯,志不移。”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群**围绕着一只无助的羊,形成强烈的对比。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增强紧迫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lamb among wolves”,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有所不同。
众虎攒羊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比喻,用来形容弱者面临的极端困境。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好地理解*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1.
【众】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同本义。
【引证】
《国语·周语》-人三为众。 、 《易·说卦》-坤为众。 、 《周礼·大宗伯》-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 《后汉书·杨终传》-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 《荀子·脩身》。注:“众,众人也。”-庸众而野。 、 《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 、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史记·陈涉世家》-此教我先威众耳。 、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服,众难塞胸。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激众愤。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吾村之众。
2.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3.
【攒】
(形声。从手,赞声。(cuán)本义:聚集)。
积聚,积蓄。
【引证】
《西游记》-他攒了些私房。
【组词】
攒积、 攒粪、 攒钱
4.
【羊】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引证】
《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羊,羊兽也。 、 《礼记·曲礼》-羊曰柔毛。 、 《大戴礼记·少牢》-羊曰少牢。 、 《礼记·月令》-食麦与羊。 、 《易·说卦》-兑为羊。 、 《汉书·李广苏建传》-杖汉节牧羊。
【组词】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羊群蚁阵、 羊酒花红、 羊车过市、 羊耳风、 羊脏、 羊羔、 羊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