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5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58:55
词汇“俊人”在中文中的基本定义是指外貌英俊、气质出众的人。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男性,但也可以用来形容女性,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中。
“俊人”的字面意思是指外貌俊美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仅外表好看,而且气质、举止也优雅的人。
“俊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俊”字原指才智出众,后来扩展到外貌上。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这个词汇经常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俊人”不仅指外貌,还包含品德和才华的评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更多地偏向于外貌评价。
“俊人”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美好的情感联想,通常与优雅、魅力和吸引力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俊人”来形容那些我遇到的不仅外表吸引人,而且举止得体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见一俊人,风姿绰约,如诗如画。”
看到“俊人”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优雅的古典音乐和古典绘画中的人物形象。
在英语中,“俊人”可以对应为“handsome man”或“attractive person”,但在使用上更偏向于形容男性的外貌。
“俊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形容人外貌和气质的一个优雅词汇。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差异和语言的多样性。
1.
【俊】
(形声。从人,雋(jùn)声。本义:才智超群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俊,材千人也。 、 《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 《鹖冠子·能天》-德万人者谓之俊。 、 《礼记·王制》-俊士。 、 《礼记·月令》-赞杰俊。
【组词】
俊选、 俊良、 俊物、 俊群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