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2:19
“比邻”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相邻、紧挨着的意思。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两个物体或地点之间距离很近,彼此靠近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比邻”常用来营造一种亲密或和谐的氛围,如“山水比邻”形容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人际关系的亲近,如“我们是比邻而居的朋友”。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中,“比邻”可能指建筑物或社区之间的紧密布局。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如“毗邻”更正式,常用于书面语。
“比邻”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构成由“比”(靠近)和“邻”(邻居)组成,历史悠久,用法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比邻”常带有和谐共处的意味,如“远亲不如近邻”表达的是邻里之间的重要性。
“比邻”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亲近,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
在我小时候,邻居家的孩子和我比邻而居,我们经常一起玩耍,这种邻里关系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比邻”:
月光下,我们的影子比邻,
在静谧的夜晚,共享一片星辰。
看到“比邻”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两座紧挨着的房子,或是两棵并排的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邻居家的笑声或是邻里间的交谈声。
在英语中,“比邻”可以对应为“next to”或“neighboring”,虽然表达相似,但在不同文化中,邻里关系的重视程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比邻”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亲近和和谐的意味,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比邻”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描述场景。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邻】
(形声。从邑,粦(lìn)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
【引证】
《说文》-邻,五家为邻。 、 《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 陈造《泊慈湖北岸》-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
【组词】
邻伍、 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