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3:52
词汇“括囊拱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似乎没有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该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推测。
“括囊拱手”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将囊括的东西拱手相让”,即主动放弃或交出已经掌握或囊括的事物。这里的“括囊”可能指的是收集或包含,而“拱手”则意味着恭敬地交出或放弃。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语境使用。但可以推测,如果该词汇存在,它可能在描述政治、商业或个人关系中主动放弃权力、利益或机会的场合。
由于“括囊拱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如果该词汇存在,它可能反映了某种文化中对于谦让、和谐或家族责任的重视。
该词汇可能引起一种无奈或牺牲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历史上的政治让步或个人生活中的重大牺牲。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但如果有人在生活中遇到需要放弃重要事物的情况,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括囊拱手”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放弃或牺牲: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我括囊拱手,
将梦想的种子,埋入无人的荒丘。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恭敬地递交物品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沉默的氛围。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尽管“括囊拱手”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对其字面意思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它在特定语境中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词汇的多样性和细微差别是非常重要的。
赵汴则括囊拱手,但务依违大臣,事君岂当如是。
1.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
2. 【囊】
3.
【拱】
(形声。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拱,敛手也。 、 《论语》-子路拱而立。 、 《礼记·玉藻》-颐羀垂拱。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拱,谓合两手也。”-与我其拱璧。 、 《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组词】
拱默、 拱伏、 拱手听命、 拱候、 拱揖
4.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