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3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34:49
执守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执”和“守”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坚持持有或守护某物、某种信念或原则。基本含义是指坚守、不放弃、忠诚地维护某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执守”常用来形容人物对理想、爱情或承诺的坚定不移。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对工作、职责的忠诚。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军事,它可能指坚守规则或岗位。
同义词中,“坚守”强调位置或立场的不变,“坚持”强调持续的努力,“忠诚”强调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忠心,“守信”强调对承诺的遵守。反义词则表达了与“执守”相反的态度或行为。
“执守”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执”字古义为抓住、持有,“守”字古义为守护、保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执守”,强调了持续的持有和保护。
在**传统文化中,“执守”常与忠诚、信义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个人品德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强调职业道德和个人责任。
“执守”一词给人以坚定、可靠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守信念的人,激发人们对忠诚和坚持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朋友在困难时期执守对朋友的承诺,这种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我对忠诚和友情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执守”:
在风雨的洗礼中, 我执守着对你的誓言, 如同星辰执守夜空, 永不言弃。
视觉上,“执守”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战士在战场上坚守阵地,或是一位老人守护着家族的古老宅邸。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起坚定的心跳声或沉稳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执守”可以对应为“adhere”或“uphold”,虽然在不同文化中具体的使用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坚持和维护的概念。
通过对“执守”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人类对忠诚和坚持的普遍追求。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