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5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50:41
“尊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尊”和“威”两个字组成。其中,“尊”通常指尊敬、尊重,而“威”则指威严、威力。结合起来,“尊威”指的是一种既受到尊敬又具有威严的状态或特质,常用来形容地位高、权力大的人或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尊威”常用来形容君王、贵族或高级官员,强调他们的地位和权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或庄重的场合,仍可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敬畏。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尊威”可能用来描述法律或制度的权威性。
同义词中,“威严”更侧重于外在的威力和严肃,“尊严”则侧重于内在的尊重和价值,“权威”则强调的是权力和影响力。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尊威”相反的状态或特质。
“尊威”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尊”和“威”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并且含义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尊威”与儒家思想中的尊卑有序、礼制观念紧密相关。在封建社会,尊威是社会等级和秩序的体现,强调对上位者的尊敬和服从。在现代社会,虽然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有所变化,但“尊威”仍被用来描述某些正式或权威的情境。
“尊威”这个词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权威、秩序和尊敬。在表达时,使用“尊威”可以增强语句的正式性和权威性,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距离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正式的学术会议上听到教授们使用“尊威”来形容某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这不仅表达了对该学者的尊敬,也强调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尊威如山,稳立于世,岁月流转,不减其辉。”
视觉上,“尊威”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殿的宏伟建筑、庄严的仪式或权威人士的正式着装。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正式场合的肃穆氛围。
在英语中,“尊威”可以对应为“dignity and authority”,虽然在表达上略有差异,但基本含义相似,都强调了尊敬和权威。
“尊威”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尊敬和权威,还承载了社会秩序和等级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尊威”可以增强语句的正式性和权威性,但也需要注意语境和场合的适宜性。
1.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
2.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