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39:50
歼击机:歼击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空中战斗的军用飞机,主要任务是攻击和摧毁敌方飞机,保护己方空中力量,以及执行侦察、拦截等任务。歼击机通常具有高速、高机动性、强大的火力和先进的雷达系统。
歼击机一词源自中文,“歼”意为消灭或摧毁,“击”意为打击或攻击。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歼击机的定义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从早期的螺旋桨飞机到现代的喷气式飞机,其性能和装备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军事文化中,歼击机象征着国家的空中力量和防御能力。在和平时期,歼击机的展示和演习也是国家实力和科技进步的展示。
歼击机往往让人联想到速度、力量和先进技术。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军事英雄和勇敢飞行员的敬仰,也可能引发对战争和冲突的深思。
在讨论国家安全和军事技术时,歼击机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例如,在新闻报道中,歼击机的研发和部署常常被提及,作为国家军事现代化的标志。
在诗歌中,歼击机可以被描绘为翱翔天际的雄鹰,象征着自由和力量:
如鹰般翱翔,
在蓝天之上,
歼击机划破云霄,
守护着和平的疆域。
歼击机的图片通常展示其流线型的机身和强大的引擎,而其起飞和飞行的视频则伴随着震撼的引擎声,这些都能激发人们对速度和力量的直观感受。
在不同语言中,歼击机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和功能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fighter jet”或“fighter aircraft”,德语中的“Jagdflugzeug”,都指代类似的飞机类型。
歼击机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化和科技讨论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解歼击机的定义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军事技术和国际安全环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深度。
1.
【歼】
(形声。从歹(表示与死有关),韱(xiān)声。本义: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歼,微尽也。 、 《尔雅》-歼,尽也。 、 《诗·秦风·黄鸟》-歼我良人。 、 《春秋·庄公十七年》-齐人歼于遂。 、 班固《幽通赋》-东邻虐而歼仁兮。 、 《书·胤征》-歼厥渠魁。
【组词】
歼夷、 歼殄、 歼除、 歼殛、 歼夺、 歼一警百、 歼良、 歼剥、 歼残
2.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3.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