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9:00
词汇“殚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书面化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殚乏”进行深入分析:
“殚乏”的字面意思是极度疲惫或耗尽。其中,“殚”意味着尽、竭,而“乏”则表示疲乏、无力。结合起来,“殚乏”描述的是一种极度疲惫或资源耗尽的状态。
“殚乏”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在现代汉语中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书中仍可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殚乏”常与勤奋、努力的精神相联系,形容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不畏艰辛,直至疲惫的状态。
“殚乏”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疲惫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后的疲惫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殚乏”这个词,因为它过于文雅且不常用。但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这个词会让我感受到人物的艰辛和努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殚乏”来描绘一个历经沧桑的人物形象:
岁月如刀,刻下殚乏的痕迹,
在每一个晨曦与黄昏之间,
他默默承受,不言放弃。
“殚乏”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疲惫的人躺在床上,周围是安静的夜晚,只有微弱的灯光和轻微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xhausted”或“spent”,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与“殚乏”有所不同。
“殚乏”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汇,它能够准确地表达极度疲惫的状态。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和正式文书中,它能够增添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文学作品都有重要意义。
1.
【殚】
(形声。从歹(è),单声。本义:用尽,竭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殚,极尽也。从歹,单声。 、 《广雅》-殚,尽也。 、 张衡《西京赋》-殚所未见。 、 张衡《东京赋》-穆穆之礼殚。 、 《吕氏春秋·本味》-相为殚智竭力。 、 《汉书·杜钦传》-殚天下之财。 、 《楚辞·忧苦》-犹未殚于《九章》。 、 《唐书·温彦博传》-彦博以爱国故,耗思殚神。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同义,尽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不可殚言。
【组词】
殚心竭力、 殚虑、 殚形
2.
【乏】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引证】
《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 、 《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 《仪礼·大射仪》-凡乏用革。 、 《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乏参侯道。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