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7:50
词汇“劈正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劈正斧”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一种用于劈开或修正木材的斧头。其中,“劈”意味着切开或分裂,“正”可能意味着修正或调整,“斧”则是指一种用于砍伐或劈开木材的工具。
由于“劈正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精确或专业的木工工具。在口语中,如果存在这样的表达,它可能用于描述某人使用斧头进行精细的木工工作。
“劈正斧”这个词可能是由“劈”、“正”和“斧”三个字组合而成,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斧头用途。由于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
在木工文化中,斧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而“劈正斧”可能特指那些用于精细工作的斧头。这种工具可能与传统木工技艺和手工艺文化有关。
提到“劈正斧”,可能会联想到传统工艺、手艺人的专注和精确,以及木材的质感和自然的气息。
由于“劈正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如果在一个木工工作坊中,可能会实际使用到类似的工具。
在诗歌中,可以将“劈正斧”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精确和专注的力量:
在木屑飞舞的工坊里,
劈正斧划过岁月的痕迹,
每一击都是时间的雕刻,
每一痕都是匠心的印记。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木匠在工坊中使用斧头的场景,木屑飞溅,斧头与木材的每一次接触都发出沉闷的声响。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工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但都与木工技艺和手工艺有关。
“劈正斧”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代表了工具与技艺的结合,以及对精确和专注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和技艺的细节。
1. 【劈】
2.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3.
【斧】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斧,斫也。 、 《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丧其资斧。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 、 宋·苏轼《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组词】
斧柯、 斧脑、 斧砧、 斧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