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1:51
条脱(tiáo tu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妇女佩戴的一种臂饰,类似于手镯或臂环。这种装饰品通常由金属制成,有时也可能是玉石或其他贵重材料。
在文学作品中,“条脱”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女性的服饰和装饰,增添历史氛围和艺术美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古代文化、历史或艺术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条脱”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不详,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文化遗产和历史研究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在**古代社会,条脱不仅是装饰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贵族和富有的女性通常佩戴精美的条脱,而普通百姓则可能使用更简单的版本。
提到“条脱”,我联想到古代的优雅和精致,以及那个时代的女性如何通过服饰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和品味。这种联想带有一种历史的美感和文化的深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历史博物馆中看到过真实的条脱展品,那精美的工艺和历史背景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条脱”:
古韵流转,条脱轻摇,
玉臂间,时光倒流。
一环一扣,皆是岁月痕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诉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装女子,臂上佩戴着金光闪闪的条脱,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古典而优雅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装饰品如印度的臂环(Bangles)或非洲的手镯,虽然名称和材质可能不同,但都承载着类似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条脱”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日常对话,但在涉及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语境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通过学*和理解“条脱”,我更加欣赏古代文化的精致和深度,也意识到语言中每一个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1.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2.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