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38
“好好儿”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副词,表示“认真地”、“仔细地”或“彻底地”。它强调做事的态度要认真、细致,不马虎。
在口语中,“好好儿”常用来叮嘱或建议某人做事要认真,例如:“你好好儿学*,不要总是玩手机。”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她总是好好儿地照顾家人,从不抱怨。”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它可能用来强调执行任务时的专注和细致。
“好好儿”源自普通话,是“好”的加强形式,通过重复和添加“儿”音节来强调其意义。在现代汉语中,这种通过重复和添加音节来加强语气的现象很常见。
在**文化中,认真和细致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在教育和工作中。因此,“好好儿”这样的词汇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用以强调这些价值观。
使用“好好儿”时,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温暖和关怀的情感,因为它常常出现在长辈对晚辈的叮嘱中,传递出一种保护和期望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听到父母用“好好儿”来叮嘱我做事要认真,这让我在面对任务时总是尽力做到最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好好儿地编织梦的网,捕捉星辰的闪烁。”
想象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父母正在叮嘱孩子好好儿地做作业,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柔和的灯光和轻轻的说话声,营造出一种安心和专注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riously”或“carefully”,但它们没有“好好儿”那种亲切和叮嘱的意味。
“好好儿”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强调了认真和细致,还承载了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关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重细节,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语言中的温暖和人情味。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