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1:04
折辱: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使受挫折和侮辱”。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遭受打击或羞辱,导致其自尊心受损或社会地位下降。
在文学作品中,“折辱”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心理变化或社会地位的跌落,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不公正待遇或失败经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它可能被用来分析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
同义词:羞辱、侮辱、屈辱 反义词:尊重、荣耀、尊严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羞辱”更侧重于心理上的伤害,而“折辱”则可能包含更多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双重打击。
“折辱”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折”有挫折、折断之意,“辱”则指侮辱、羞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严重心理和社会打击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折辱”常常与个人的名誉和尊严紧密相关。在社会交往中,避免折辱他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同情。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为不公正待遇而心灵受创的人们,激发我对正义和公平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朋友因为职场不公而遭受折辱,这让我更加重视维护个人权益和尊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折辱”:
在风雨中折辱的玫瑰, 依旧在晨曦中绽放它的美。
视觉上,“折辱”可能让我联想到破碎的镜面或折断的树枝。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音乐或悲伤的旋律。
在英语中,“折辱”可以对应为“humiliation”或“disgrace”,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负面情感和社会含义。
通过对“折辱”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辱】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引证】
《说文》-辱,耻也。 、 《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史记·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
【组词】
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 辱残
使…受辱;侮辱。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组词】
足以辱晋;辱邈、 辱抹、 辱没、 辱玷、 辱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