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28:35
现钟不打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现成的钟不敲打”,比喻有现成的东西或方法不用,却去寻找其他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利用现有资源,却费力寻找其他途径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讽刺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人物。在口语中,它常用来提醒或批评某人不要舍近求远,应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同义词:舍近求远、好高骛远 反义词: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对于资源利用的普遍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和实用主义是被推崇的美德。因此,“现钟不打”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不切实际”和“浪费”的负面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更加务实和高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和朋友,不要忽视现有的资源和机会,而应该更加注重效率和实用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现钟不打寻他路,月下独酌思故人。”
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人站在一个古老的钟前,却不敲打,而是四处寻找其他工具。这种场景可以引发对于“现钟不打”这一行为的反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inventing the wheel”,意思是不必要地重新创造已经存在的东西。
“现钟不打”这个成语强调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实用性,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更加务实和高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批评不切实际的行为。
1.
【现】
(形声。从玉,见声。本义:出现)。
同本义(明显看得见)。
【引证】
《广韵》-现,俗见字。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组词】
现弄、 现化、 现示
2.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乐钟也。 、 《广雅·释器》-钟,铃也。 、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钟音之器也。 、 《淮南子·本经》-大钟鼎。 、 《国语·周语》-细钧有乐,钟兑音也。 、 宋·苏轼《石钟山记》-声如洪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